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青年人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青年优秀人才,中国计量大学能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火灾动力学机理、纳米材料防火灭火技术、新业务安全风险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等3部,授权发明专利6项,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3年度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等奖项6项。
安全工程专业创办于完美体育官方网站2000年,是当时省内高校中唯一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本专业目前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浙江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新兴特色专业和浙江省首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已连续三次通过认证)。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报告中,专业办学层次属于“中国高水平专业”,浙江省内排名第一。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安全工程”中,排全国第34位,在浙江省内同样排名第一。本专业属于工科类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目前,本专业拥有浙江省唯一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和省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先后建设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新型风险辨识与防控联合创新”重点实验室(共建)、浙江省特种设备与能源环保计量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共建)、浙江省家具检测重点实验室(共建)等),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智慧安全与应急管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质量检测技术及仪器2011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1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安全检测与智能监测技术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近五年来,专业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53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17篇,授权发明专利95项,出版专著4本,主持和参与制定各类标准13项。作为承办单位成功举办2023中国公共安全大会(会议规模1300人)和2022年度浙江省过程装备联盟学术交流会。梁晓瑜教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浙江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刘辉教授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本专业已经成为国内特色鲜明、省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是学校最具特色的专业之一,所依托学科为学校博士点建设重点培养学科。专业始终坚持学校计量、标准和特种设备安全办学优势,主动对接国家安全生产、浙江社会经济和质检行业对安全人才的需求,以特种设备安全和化工生产安全为特色,突出安全检测和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估评价,培养高素质安全人才。
专业特色:“宽口径,重实践,融质检,懂安监”。宽口径:在侧重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及其风险计量的方向下,构建大安全与应急课程体系,覆盖化工、机械、建筑及职业健康等领域,培养技术复合型人才;重实践:重视实践教学,不但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同时设置大型综合设计课程将创新训练落实到位,并且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和学科竞赛;融质检:将质检相关的计量检测分析技术和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理论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注重检测技术与安全技术的交叉领域;懂安监:发挥学校在质量、标准方面的特色、安全工程方面的优势以及本专业在应急管理领域的特殊作用,让学生熟练掌握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及相关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现行标准、主要的计量检测方法及关键技术。
专业学子跟随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专家前往河北沧州、廊坊等地开展油田用特种设备现场技术鉴定工作
《科学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对由专业承办的2023中国公共安全大会进行报道,其中对于专业的定位和特色方向做了专门报道:“作为学校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坚持依托质检行业培养高端人才、服务地方建设的理念,在安全标准法规的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方法的探索、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得到了学界和行业的认同。”
《新华网》等媒体对由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牵头、专业作为重要成员单位的全国首家特种设备行业的科教融合学院进行报道。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工程职业道德,具备安全工程专业必须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及经济管理知识,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应急技术和职业健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具有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2人,高级职称教师(包括教授、副教授等)15人。专业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级人才1人,浙江省青年拔尖和省151人才等省级人才5人,省级安全生产专家8人,师资力量雄厚。所在学院拥有各类教学实验室25个,科研实验室27个,实验室面积3100m2,仪器设备2200多台套,总值逾4400万元,其中单价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45台,30万以上的27台,年平均完成240个计划内教学实验项目,实验人时数达35000(人·学时),教学条件优良。
专业建有《安全人机工程》《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与评定》《化工工艺与化工安全》等省级一流课程5门;与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共建了20余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其中省级平台6个),此外还与1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30余家计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行业机构保持着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充分满足学生在实习、实践方面的教学需求,专业学生可通过企业实习、参与重大工程检验等积累实践经验。
《杭州网》等媒体对由专业学子组成的“安燃无恙”实践团队所开展的燃气安全送进家活动进行报道。
《青年时报》等媒体对专业学子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所开展电动车头盔产品质量安全测试进行报道。
安全工程化学基础、安全管理及法完美体育官方网站规与标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检测技术、火灾与爆炸控制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与评定、承压设备安全技术、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等。
截至2024年6月,本专业已培养20届毕业生,共计有1300多名学生广泛分布于全国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建筑、机械等行业,以及安全科研及中介和政府等部门,从事安全管理,安全监督与监察,安全工程研究、设计与咨询等工作。
近三年来,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考研升学率达到1/3以上。毕业生或升入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如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爱丁堡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加州大学、渥太华大学等),或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各地应急管理局、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国家粮食局上海七处、西部计划等),或进入央企、国企(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西部矿业集团、浙江省烟草公司、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或进入其他类型单位从事安全监管工作。
2019届谢世杰考取本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入职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国家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